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档案户口

北京户口专题文章:“进京指标”是怎么回事?

编者按:北京劳动仲裁律师在近年处理了大量的关于北京户口和违约金的案例,之前,已经根据办案过程撰写了大量文章帮助大家解决疑问,现为了帮助大家了解与北京户口有关的基本信息,采编部分相关文章,供大家了解。

四十分之一的进京指标

提高在京人员的含金量’”

留京指标放开了,进京指标却在逐年缩减。

20115月初,就有媒体报道称:“ 2011年,北京市给予非京生源毕业生进京指标名额为6000个,比去年大幅下降2/3

之后,北京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又出面澄清:北京今年将会缩减进京指标,预计将比去年减少1/3以上。全市进京指标会根据各区县上报的需求实行动态调整,最终数量在6月底可确定。

小西来到学校所在的海淀区人社局,该局一位相关人士介绍说,去年进京指标还有2000多个,今年不到1000个,海归、博士、硕士往下排,根本轮不到本科生了。

小西无比庆幸自己的考研决定,多亏上了个研究生,还能搭上末班车。

不过很快,正沉浸在庆幸中的小西被一个坏消息惊呆了:据海淀区人社局一位工作人员透露,2011年,北京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22.9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万人,但进京指标将在6000人左右。将近四十分之一的进京几率。

该人士表示:进京指标之所以缩减一方面是控制在京人员的数量,另一方面是提高在京人员的含金量

控制数量已经不是新话题。根据北京市发改委发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

而在2010年,根据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外来人口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18.9%提高到2010年的35.9%”,而到了2020年,这个数字必须下降到25%,控制外来人口势在必行。

那么,又如何提高含金量?

20108月,北京市发布了《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其中提出到2020年,首都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成为世界一流的人才之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42%,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260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人才贡献率达到60% 

“(人才引进)当然更倾向于高学历人才。海淀区人社局人士介绍说,最近几年,北京启动了分流工程”——一边推进千人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一边缓解就业压力,缩紧留京政策。

所谓千人计划,是指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从2008年开始,中央人才协调小组决定用510年时间引进2000名左右的海外高端人才归国从事科研、教学、创新和创业活动。

目前,千人计划已分5批共引进专家1143人。根据归国待遇的规定:具有中国国籍的引进人才,可不受出国前户籍所在地的限制,选择在国内任一城市落户。可是,绝大部分专家都留在了北京。

据海淀区人社局人士介绍,“‘千人计划还需要配套家属的留京指标,如配偶、子女等。

另外,20095月,《北京市促进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和工作暂行办法》正式颁布。根据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介绍:在国内从未办过就业分配手续、出国留学取得硕士以上学位(含硕士),学业结束回国两年内可申请北京落户。

那么,其他人的机会自然就少了。海淀区人社局人士介绍说。

“2008年,我为了争取留京指标选择了考研。小西说,难道我现在要为了进京指标出国留学?”

  

不均不衡的指标分配

一边是大量指标被浪费,另一边是最需要人才的民企和私企却几乎没有指标

虽然小西具有申请进京指标的资格,但实际上,申请成功的可能性却很小。

原因是,进京指标的分配不均不衡

进京指标多分配给国企和行政事业单位,其次是高科技单位,最需要人才的非公经济,如民企和私企却几乎没有进京指标,所以指标分配一直不均北京海淀区人社局相关人士说,“‘不衡指的是各单位都倾向于选择理工类专业的人才,文史类和艺术类专业的人才落户非常难。

小西说,学文史类专业的毕业生想进国企和高科技单位非常难。这些单位文职类的岗位非常少,流动性极小,几乎不可能进去,进去了单位也未必解决户口,而这些单位又是握有指标最多的。

57,北京海淀区人社局在网站上公布了《海淀区关于2011年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引进接收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在指标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指标分配要着重参考招聘单位的纳税额、是否为创新型企业等要素。

从纳税额来看,当然国企能拿到的指标最多,占总数的70%左右,个别单位甚至用不完,有的就浪费了,也有的被非法高价倒卖,这不仅影响人才的自由流动,浪费社会资源,还容易滋生权力寻租和腐败。该人士介绍说,国企指标多、限制少,甚至还有少量的引进特殊人才指标,即没有学历、专业、年龄、岗位等限制的全自由指标

更荒唐的是,也有一些国企已面临倒闭或已经倒闭了,但仍登记在册,指标就被拿走公开叫卖了。

据介绍,尽管北京市人社局三令五申”——“一经发现非法倒卖指标行为,立即取消该企业的指标,并给予处罚。但现实是,我们没有人力和能力对所有申请指标的企业进行监控,也不知道哪些企业已经倒闭或面临倒闭的局面,我们只能按照规定每年定期发放指标。北京海淀区人社局相关人士表示,对于这种问题他们也感到束手无策。

还有部分指标落在了高科技单位。2001年,北京市出台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接收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办法》,其中规定对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科技单位的进京指标发布没有限制,他们可以根据自己不同需求,向国家申请进京指标,也不收取任何费用,但一定要提前做计划报批。 

这是另一个混乱区,北京海淀区人社局人士表示,一些人才和企业之间实际上只是名义上的挂靠,没有事实上的工作关系,而户口、档案却在空转

相较而言,行政事业单位则规范了很多。这些单位有编制的限制,所以空出的岗位、人数都很好统计,再加上都是统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所以结果比较透明,避免了暗箱情况。

由于指标集中在少数单位手里,那么选择人才的标准也由少数单位决定。上述人士介绍说:国企和高科技单位一般都选择计算机、通信、工程、管理等理工类专业的人才,行政事业单位比较多样化一点,但普遍看来,文史类专业和艺术类专业的人才落户是比较少的。

小西所在的研究生毕业班中共有23人,其中18人为非北京生源,目前确定了工作单位的只有5人,都是解决户口的。小西感慨说,悲喜交加啊!”

容易理解,解决了北京户口无疑是好事一桩,省去了不少后顾之忧。但为何又?

只有两个同学是考上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工作不错,待遇也过得去。小西摇了摇头。

另外三位同学为了解决户口使出了浑身解数。一个当了大学生村官,在京郊一个贫困县的街道办事处,做宣传工作,月薪1200元,落户时间不定。还有一个进了某部委的官方网站,在丰台郊区做编辑工作,月薪2000元,至少工作五年才给落户。最后一个进了密云的一家高科技单位,做内刊,月薪1800元,工作五年落户。

2010年北京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29073元计算,这三位同学的收入均未过平均线。

很多同学都为了落户北京而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放弃了喜欢的工作,也放弃了最珍贵的青春。小西说,如果还能选择,我一定要学理工类专业。

北京海淀区人社局人士告诉记者,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里明确写道,优先解决好符合首都发展需要的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的落户需求

那我们学文史类专业的就不符合首都发展需要,不是人才了吗?”小西很困惑,北京不是全国文化和政治中心吗?不仅需要经济发展吧?”

本文由北京劳动仲裁律师采编自雅虎。
 

*************************************************************************************

作者简介: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陈律师,专心研究劳动争议劳动仲裁纠纷。
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解决有关工资、经济补偿金、北京户口档案争议、工伤、社保、双倍工资等纠纷。
转载,咨询请与作者联系:13810490506(高律师)     400-8150-520
**************************************************************************************

 

站内搜索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13810490506(高律师)

13810111761(郭律师)

联系电话:
010-59626922
推荐阅读
京ICP备19005542号-1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 盈科主站 |
北京市朝阳区金和东路20号院正大中心2号楼北塔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17-15层(中国区总部) 盈科律师事务所(中国区总部)
免费咨询电话:400-8150-520 座机: 010-59626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