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介绍:
申请人李XX诉称其于2008年5月31日至2009年5月31日在被申请人XX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工作,在职期间被申请人未与他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安排其加班并未支付加班工资,还无正当理由将其辞退,现要求被申请人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的双倍工资差额41700元、未提前三十日书面形式通知其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1962.5元、加班工资14535.46元以及25%的经济补偿金3400元、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3925元。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接受被申请人XX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办理了该劳动争议案件。
应对策略:
本案中,作为被申请人XX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代理人,仔细分析申请人提交的证据后,我方认为对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无法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
庭审回放:
1、申请人的相关证据:
1)工资条 有申请人的姓名以及工资金额
2)名片 记录有申请人在该公司工作期间的部门、职务以及工作范围
3)信封 为发放提层工资所用,寄件人为被申请人XX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4)出入证 为申请人在该公司工作期间的出入凭证
5)短信1 证明申请人的工资由基本工资和业务提成组成
6)短信2 证明被申请人将其解雇
前四个证据均没有加盖被申请人XX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签章。
2、我方的答辩意见:
1)申请人提供的工资条、名片、信封、出入证这四个书证目的用于证明其与被申请人XX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但这四个书证均未加盖被申请人XX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公章,我方对其真实性予以了否认。
2)申请人提出的两条手机短信息,没有进行公证,也不能确定机主的身份以及该短信息确实为机主所发,我方不予认可。
3)申请人再没有提出其他证据对其与被申请人XX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进行佐证。
三、案件审理结果:
北京市海淀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通过公开开庭审理之后,驳回了申请人李XX的全部诉讼请求,支持了我们的主张。
律师解读:
1、案件焦点
本案争议的焦点在于申请人与被申请人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问题,双方当事人围绕着相关证据进行了一系列的举证质证。
2、电子证据证明力问题
手机短信属于电子证据的一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八条的规定,审查数据电文作为证据的真实性,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一)生成、储存或者传递数据电文方法的可靠性;
(二)保持内容完整性方法的可靠性;
(三)用以鉴别发件人方法的可靠性;
(四)其他相关因素。
手机短信作为间接证据,可以对案情进行佐证,而不能作为孤证定案。若要仲裁机构或法院采信,要与其他间接证据保持一致,并形成完整、有效、严密的证据链。
手机短信首先要具备真实性,在真实性的基础上才能确定其与待证事实的关联性,而手机短信的真实性难以证明,在实践操作中,手机短信等电子证据要得到仲裁庭或者法院的采信,需要有公证部门的公证证明。
3、证明劳动关系的关键证据与非关键证据
关键证据比如: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签订的劳动合同、工资发放情况(银行出具的对账单)、缴纳社会保险的情况等
非关键证据比如:名片、出入证、短信等
4、对用人单位用工风险的提示
风险: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10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一个月后仍未订立劳动合同,需支付双倍工资。
2)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应对:
1)革新用工观念,养成先订合同后用工的习惯,最迟必须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终止后,劳动者仍在用人单位继续工作的,抛弃双方可随时终止劳动合同的观念,也应当在一个月内订立合同;
3)劳动者拒不签订劳动合同的,保留相关证据,比如向劳动者送达签订合同通知书等,用人单位将不承担法律风险。
http://www.employmentlawyer.cn/2010/03/08/227.html链接地址
*************************************************************************************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常律师,专心研究劳动争议劳动仲裁纠纷。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解决有关工资、经济补偿金、北京户口档案争议、工伤、社保、双倍工资等纠纷。转载、咨询请与作者联系:13810490506(高律师)
010-59626922
**************************************************************************************